2024-03-04 05:42:36 | 起点排行榜
春节礼仪之扫尘
春节礼仪之扫尘1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
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春节礼仪之扫尘2
春节礼仪-年画
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
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不但唤起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
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要,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有些老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子说:“快把鞋藏好,别让老鼠偷走当花轿了。”此话即源于此。因此,年画《老鼠娶亲》特别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令风靡全国。
民谚“二十四,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一、二十四、扫房子
民谚“二十四、扫房子”,为什么要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据典籍记载,“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最早是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后来,因为“尘”与“陈”同音,年末除去家中陈旧的东西,也寓意除去旧岁中遇到的不快。起点排行榜
在春节前扫尘,从唐代开始就有这个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但不论这叫法是否相同,过年打扫房子的习俗却是国人一直坚持的传统习惯。
民谚“二十四、扫房子”,为什么要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其实,现在的“扫房子”比过去容易多了。过去的窗户多是木头做的,容易沾染灰尘,尤其是精雕细琢的窗棂,很能藏灰,打扫起来可费劲儿了;此外,还要买来白纸糊在窗户上,才能抵御寒风。
腊月二十四,祭扫也叫扫房子、扫尘,实际上就是打扫家庭卫生。这一天,家家户户开始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实施彻底的大扫除,把院子里、各屋的角落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民谚“二十四、扫房子”,为什么要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虽说“二十四、扫尘日”,实际上从祭灶前后到年终,均为扫尘时间。此习俗反映了中国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期盼,至今仍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二、为什么要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民谚“二十四、扫房子”,为什么要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为何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家家户户的“扫尘日”?民俗传统以为,诸神从这一日起不理人间事物,回天向玉皇大帝述职,玉帝根据凡人的善恶而赐福降罪。
这样一个传说故事,有个邪神喜欢搬弄是非,经常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一次,邪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帝听后大怒,降旨迅速查明下界之事,凡是怒忿天神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做记号。
民谚“二十四、扫房子”,为什么要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玉帝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做有记号的门户,满门抄斩。邪神见阴谋得逞,偷偷地下界在每户人家屋檐下做上记号。邪神的阴谋被灶神发现,急忙商量对策,其办法是: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各家各户来个大扫尘。
除夕夜,王灵官来到人间,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找不到标明劣迹的记号,便赶回天庭。从此,人们为除难消灾,每到腊月二十三送灶神,除夕夜迎灶神期间,必扫尘除埃。时间久了,便逐渐成为一种汉族民俗。
民谚“二十四、扫房子”,为什么要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四扫房子,这一风俗反映了中国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期盼,至今仍保持顽强的生命力。驱除病疫、祈求安康,这就是今日扫尘的意义所在。
起点排行榜(https://www.dressupstart.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春节扫尘是哪一天的相关内容。
2020年1月23日是所谓的北方小年,明天是南方小年。从今天开始,人们就要开始为春节做准备而进行一系列活动,如祭灶、扫尘、置办年货等。那么,为春节而做准备的扫尘是哪一天呢?扫尘又有什么意义呢?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扫尘是哪一天
为春节而做准备的扫尘是中国民间过年传统习俗之一,是在腊月二十四日这天。民谣里说:“二十四,扫尘日。”
扫尘又叫扫屋、扫房、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也就是所谓的年终大扫除。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要将房屋打扫干净来迎接春节。
而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扫尘的用意是要将今年的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好迎接来年的好运,这是人们的美好期望。
扫尘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风俗,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但是自春节有了以来,人们就会在年末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的时候开始祭灶、扫尘,因此民间也将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称为扫尘日。
知道了扫尘是哪一天的小伙伴们要注意了,从今天和明天就可以开始祭灶、扫尘,一定要将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来迎接新年哦!
2024-01-19 16:17:45
2024-03-02 09:37:13
2024-02-12 23:32:35
2024-03-15 09:45:47
2024-03-15 08:21:57
2024-03-13 06: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