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东北过年的习俗 南方的和北方春节的习俗

2024-03-01 09:44:41 | 起点排行榜

今天起点排行榜小编整理了东北过年的习俗 南方的和北方春节的习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东北过年的习俗 南方的和北方春节的习俗

东北过年的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

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

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全家都要换上新装。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

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通常必要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冻儿、猪肉冻儿、豆儿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

席间,老少互相祝愿、兄弟间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天地桌”上供着大幅黄纸彩印的“三地三界十八佛诸佛”或“百份”(天地诸神像册),设大饼,蜜供、面鲜、果品、素菜、年糕、年饭为供品,高点金字红烛与子午香,以表迎请诸神下界赐福。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图、掷骰子、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戏人、点走马灯,放“滴滴金儿”,“耗子屎”、“黄烟带炮”

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娱乐中佐以鲜果、糖果、干果杂拌儿、温朴、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尽情享受,直至“接神”。

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礼成后,即宣告旧岁已去,新年来临,这正是“五更分二年”的庄严时刻.全家互道“新禧”,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一一引进“压岁钱”。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现在东北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

东北过年的习俗 南方的和北方春节的习俗

北京的春节习俗

北京地区春节习俗很多。

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东北过年的习俗 南方的和北方春节的习俗

南方的和北方春节的习俗

南方春节的习俗:

1、贴对联。南方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贴对联,寓意新旧交替。

2、挂灯笼。尤其在南方的农村地区,春节喜欢挂灯笼,象征红红火火。

3、祭祖。在南方,很多地区的春节都要先祭拜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缅怀。

4、给压岁钱。古代传说有种叫“祟”的小妖怪,喜欢在除夕深夜出来摸小孩子的头,后来有一家子用红纸把铜钱包住放在枕头边,祟就被吓跑了。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压岁钱。

北方春节的习俗:

1、送灶神。北方的小年这天,人们会在灶神的画像前摆放各式各样的贡品来供奉灶神。

2、蒸馒头。北方人在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做馒头。

3、扭秧歌。扭秧歌是北方特有的一种春节习俗。

4、破五 。大年初五,北方有“赶五穷”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起点排行榜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东北过年的习俗 南方的和北方春节的习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东北过年的习俗 南方的和北方春节的习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