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 08:22:43 | 起点排行榜
1、古代帝王的车。
2、古代帝王出行乘坐的车是。
3、古代帝王乘坐的车叫什么。
4、古代皇上坐的车叫什么。
1.銮驾:又名銮舆,指皇帝的车驾。
2.后来逐渐演化,由古代帝王出巡的仪仗队伍简化而成。
3.步辇: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类似轿子。
4.皇帝出巡乘的车称为龙辇。
5.此外还有车辇。
6.金银车:秦朝皇帝乘坐的为金根车,其后有属车。
7.金根车的规制比属车豪华,前驾6匹马。
8.《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乘六马”的记载,《后汉书·舆服志》中也有“天子所御驾六,余皆驾四”的记载,充分说明当时秦始皇所乘之车驾有6马。
古代记程车名为记里鼓车。
记里鼓车简介:
记里鼓车,又称记里车、大章车,中国古代用来记录车辆行过距离的马车,是古代天子出巡时,仪仗车驾必备的一种典礼车,用四匹马拉,排在指南车之后。排在记里鼓车之后还有白鹭车、鸾旗车、耕根车、四望车、羊车等各种仪仗车。
古史记载:
晋惠帝(259年—306年)太傅崔豹撰《古今注》记载:“大章车,所以识道里也,起于西京,亦曰记里车。车上为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镯。《尚方故事》有作车法”。
记里鼓车外形:
记里鼓车记里鼓车的车顶加华盖,车身加漆画装饰,南梁依照齐制,但因佛教大盛,改用牛拉记里鼓车。唐朝恢复旧制,用四匹马拉记里鼓车,仍排在指南车后。宋朝雍熙四年,将随驾记里鼓车的仪仗队,从13人增加到了30人。
记里鼓车的构造:
1、整体构造:
构造与指南车相似,车有上下两层,每层各有木制机械人,手执木槌,下层木人打鼓,车每行一里路,敲鼓一下,上层机械人敲打铃铛,车每行十里,敲打铃铛一次。
2、传动齿轮的构造:
在左边一个足车轮的内侧,安装一个木质母齿轮,母齿轮直径1.38尺,周长4.14尺,木齿轮带18齿,齿距0.23尺。
车下安装一个与地面平行的传动齿轮,和母齿轮咬合,传动齿轮的直径4.14尺,圆周12.42尺,出54齿,齿距2.3寸,和母齿轮的齿距相同。
传动轮中心的传动轴,穿入记里鼓车的第一层。传动轴的上端,安装一个铜质旋风轮,出三齿,齿距1.2寸。和旋风轮咬合的,是一个直径4尺,圆周12尺的水平轮,出100齿,齿距和旋风轮的齿距相同。
古代的战车有哪些形式的?最早的战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战车作为诸侯国征伐的主要工具早在夏商周时代就出现了。据史书记载,目前已知的道我国最早的战车是在夏王启指挥的甘之战中出现的,可以说,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战车的国家。
甘之战是夏王启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启率夏军在甘(今陕西户县境,一说河南郑的其现那不州西,或说河南洛阳西南)与有扈氏进行的一次交战。在这次战役中夏王启杀死了禹的继承者益,之后积极组建军队、加强统治机构。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获取中原各部族首领的支持,夏王启还将各部落首领转化为诸侯、贵族,使世袭制最终合法化。这次战役不仅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军事史上也有重要意义:在这次战役中,第一次出现了战车。
战车是中国古代用于战斗的马车,一般为独辀、两轮、方形车舆,驾2匹马或4匹马。战车的种类很多,有轻车、冲车和戊车等。一般车上有甲士3人,中间一人称为“御者”,负责驾车;左边一人称为“射”或“多射”。
负责远距离射击;右边一人称为“戎右”,负责近距离的短兵格斗。此外,车上的3名甲士分别备有一把青铜剑用于防身,在战车毁坏或敌人跃上战车时作贴身战斗。战车上的甲士还穿着各异的皮制甲胄,并手拿盾牌用以防身。
战车的主要武器有两类,远射兵器和格斗兵器。远射兵器主要是弓或弩,由射手负责使用,主要在战车较远距离冲击时进行射击。格斗兵器为戈,由“戎右”使用,在战车交错时用于勾击或啄击。戈是一种长柄的勾状兵器,有锋利的双面刃和前锋,通常战车所配自从在夏王启指挥的甘之战中出现战车后,战车的威力越来越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备的戈一般长3米左右。起点排行榜
后来,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车成为战争的主力和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标准,于是就有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到了汉代,随着骑兵的兴起,战车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
2023-11-16 16:24:38
2023-10-11 19:03:11
2023-11-12 11:07:22
2023-10-14 21:04:56
2023-11-07 18:15:05
2023-08-12 22: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