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春节和除夕有哪些区别

2024-02-27 09:40:52 | 起点排行榜

春节和除夕有哪些区别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起点排行榜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春节和除夕有哪些区别

春节和除夕有哪些区别

摘要:春节和除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两个节日的时间和习俗有很大区别。广义的春节包括过年和除夕,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是指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在这一天人们要进行祭灶、扫尘、贴年红、拜年等活动。除夕则特指大年三十的晚上,也就是大年夜,在这一天人们要进行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等活动,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春节和除夕的区别以及除夕的典故传说吧。春节和除夕有哪些区别

一、时间不同

广义的春节包括过年和除夕,过年和大年三十,还有除夕都是同一天。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是指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除夕则特指大年三十的晚上,也就是大年夜。

二、习俗不同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是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那一天的习俗有祭灶、扫尘、贴年红、拜年、游神等等。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除夕和春节的相关传说

一、除夕的传说

传说中国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某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小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里就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还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这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卅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二、春节的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后来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告知了人们驱赶“年”兽的办法。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和除夕有哪些区别

除夕和春节有什么不同之处?哪天才算是真正的过年?

除夕和春节都是过年,年是从腊月初八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的。它们日期是不同的,除夕一般是指过年的最后一天,而春节则是指农历的第一天。两天做的事也不同,除夕是贴春联,放鞭炮,挂红灯笼,祭祖,还要吃年夜饭,然后发压岁钱,守岁。春节其实就是迎接新年的到来,挨家挨户拜年!

除夕和春节两个都是是过年,因为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是指从腊月初八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段时间都是年,大家都在忙年,比如搞卫生,准备春联之类的,只不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年的高潮。

不同之处就是除夕是年的结束,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腊月三十,春节是年的开始,正月初一,新旧交替。除夕可以叫“大年夜”或者“除夕夜”,意思是去除旧的,迎接新的!没到除夕的时候,家家户户会进行大扫除,把家里清理干净过年。除夕当天就要贴春联,放鞭炮,挂红灯笼,祭祖,还要吃年夜饭,然后发压岁钱,守岁。这一天家人应该团团圆圆,齐聚一堂,一起吃年夜饭!

春节这一天又叫新春、新岁、新禧等。除夕守岁到春节这天凌晨刚到的时候,大家要放鞭炮,迎接并庆祝新年到来,一般这个爆竹声会一直持续很久。春节这天大家还要早起,买好礼物,赶往亲友家,挨家挨户去拜年,太远赶不到的也要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新年快乐!这一天基本上就是拜年,吃团年饭!后面几天也是同样的拜年!

这就是春节和除夕的大致不同,虽然不一样,每天的分工都不同,但是他们都是非常重要的两天,不存在谁更重要的说法,都是大家一年到头最重视的两天!

春节和除夕有哪些区别

除夕和春节有什么不同?哪天才算是真正的过年?

除夕和春节是不同的,除夕一般是指过年的最后一天,而春节则是指农历的第一天,所以两者的日期就有很大的差别。不过从过年的这个意义上来讲,就是指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岁尾,把这个年过完之后就是新的一年了。

除夕和春节

除夕是传统节日,而且也代表着一年的结尾,在除夕之夜每家每户都会对家里面进行清扫,准备年夜饭,挂上灯笼春联,准备守岁。等到一家人齐聚在一起,可以看看春晚说说话聊聊天,吃吃好吃的东西。等到凌晨过完之后,那么新年的第一天就开始了,这就是春节也就是正月初一。在大年夜期间通常情况下,人们都是会熬夜熬到凌晨等待新天到来的,而且有一些小孩子还会放鞭炮。所以春节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不过要说真正的过年的话那就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把这个年过完,那么就迎接了新的一年。所以说过年也会有很多的习俗,人们通常情况下都会穿红色衣服的来表达喜庆之情。

回家过年

回家过年是每一个人的愿望,而且也是漂泊在外的人最大的心愿。所以说不管自己在城市里面是怎么奋斗的,但是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进行团聚。在过年的时候一定要多和父母交流一下感情,就算之前没有和父母及时的沟通,也要多聊一聊自己在大城市里面的发展,这样的话父母才能够放心,而且也能够及时的尽孝心,这也是除夕和春节给个人所带来的意义。

总结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时光的流逝总是会带来一些痕迹的。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重视过年这个时刻,并且也通过一年又一年的总结,从而能够制定自己新一年的计划,促进下一年的发展。起点排行榜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为大家带来的春节和除夕有哪些区别,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春节和除夕有哪些区别”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