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福安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2024-02-15 02:20:15 | 起点排行榜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福安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福安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福安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福安过年的风俗:

1、除夕供祭:在除夕,按户募捐一定数量的钱、米,由值祭者购买三牲、福礼、茶酒、香烛、纸钱及糍粑等,送到村里神宫进行供祭。

2、初一尝甜头:在大年初一,一早起来,大人小孩先喝一杯甜蜜蜜的糖茶,谓之“做年茶”,寓意为“尝甜头”。

3、初一早餐吃红头菜面:春节第一餐,福安人不可或缺的彩头食品是红头菜面,寓意为“鸿运当头”。起点排行榜

4、初二祭奠:福安的初二,俗称为“做白年”“白年日”,是祭奠死者的日子。

5、初五放鞭炮:在正月初五,会放鞭炮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

福安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福建省福安市甘棠镇新年游行风俗

作为福安甘棠人,实历三十载,每年的正月,在镇上的街头巷尾聚簇着几人有玩色子、有的玩十二门、有的玩牌九,真是热闹。大家吃了玩、玩了吃,到正月初五镇上的林、刘、薛等姓氏祠堂、朝阳宫等就开始组织本姓族人(也有外姓人)到周宁的三阳宫迎真神回甘棠游街加上事先准备好的孩童打扮的“铁姿”,队伍好长,镇上家家户户等迎神队伍经过家门口时用香、元宝、鞭炮迎接。大家放鞭炮都像在比赛似地。很是热闹。

福安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福安春节初三要干什么?

在福安,大年初二,除了亲朋好友互不串门外,还有一些习俗:一是各家各户不燃放鞭炮;二是不点香火;三是不奏礼乐;四是商家关门歇业等,在福安的每年大年初二日均得到完整的体现。到了初三日,全城又恢复了初一的年味,照例是鞭炮震天、宴席大摆,福安人置办寿筵大多在初三。

福安的春节,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是民间最热闹、内容最丰富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但福安的春节又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初一讨彩头

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大年初一零点一过,各家焚香鸣炮,喜迎新年。说第一句话,做第一件事,都讲究好彩头,以冀一年之平安。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说“恭喜”、“发财”、“平安”等吉利话,对方也报以相应的好话,图个吉利。

大年初一,一早起来,大人小孩先喝一杯糖水,谓之“做年茶”。做年茶,由辈份最小的媳妇泡冰糖茶水依次敬奉,还要多出一盏,称“添丁茶”。 初一早饭,食一碗太平面,线面上堆得满满的菜肴多系素食,菜肴取吉利名称,例如“福”(豆腐)、“禄”(肉)等。酒用红酒,象征做事桩桩开门红。

新春第一次出门叫“出行”,要取吉利方向。回家后,吃糍汤一碗,叫“行时”,取“时运亨通”之意。吃年糕,取“步步登高(糕)”之意。

初二不拜年

福安“初二不串门拜年” 的风俗,有别于全国各地。

在福安,大年初二是“白年日”(祭奠家中过世人的日子),忌讳造访拜年。传说: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作乱,屡犯闽浙海疆。有一年年关,倭寇用计攻入福安城关,盘踞数日,大肆杀戮,死伤惨重,城中大多家中均有亡故。直至戚继光率部从浙江赶来,赶跑倭寇,已是大年初一。出外避难者陆续返家,初二到亲朋好友家看有谁被害(看别家死人的一天),从此形成初二 “探亡日” 、“做白年” 的特异民俗。

旧时,“做白年”贴联是有讲究的。白联,表示这家有人去世不出一年;绿联,表示这家有人去世两年;黄联,表示有人去世三年。三年后,就又可以贴红春联了。现今,“做白年”人家有意在红春联顶上镶上一道两寸长的白边,以示心有余哀。

初八走八寺

春节“到庙里拜拜,祈求一年平安好运”的拜庙文化已经渗入民众生活深处。

初八日,区内好多虔诚的妇女有“游八寺”习俗,食饮8个寺庙的“佛茶”,祈求全年安康。寺庙人潮涌动,前来上香的人络绎不绝。

寺庙文化的发达也带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民间的寺庙与慈善的结合,融合着信仰、传统、民俗与文化的传承,发挥乐善好施的功能。

正月十三请林公

在福安,林公是百姓心中的平安保护神,与妈祖、陈靖姑同为民间三大信俗文化。

据记载,林公原名林亘,生于宋庆元年间。曾在当地兽害纷起时驱赶野兽,瘟疫横生时救助乡民。后人因此奉之为神明。

每年正月十三,民间至林公祖殿请林公的信众们,神铳开路、胸挂文明签、高举神旗、邀龙迎架等。林公香火节民俗活动,常常吸引许多游客。

元宵猜灯谜

元宵节,俗称上元节,是中国最古老的夜的节日。元宵灯谜活动,历来是福安一项传统文化活动,已成为新春一道亮丽的风景。

每届元宵灯谜节,福安都会有百来家单位出谜题数万条,吸引众多灯谜爱好者猜谜游乐。现在的灯是愈发精细,声、光、电集合出耀眼的绚丽来。“百鸟争春” 、“三星赐福”等花灯,寄托着人们新春的美好祝愿。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起点排行榜。
与“福安过年的风俗有哪些?”相关推荐
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过年的风俗有哪些?1、割年肉,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2、舞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舞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舞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3、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

2024-01-17 14:16:21
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过年的风俗有哪些1、过年的习俗有:扫尘、办年货、团圆饭、守岁、压岁钱、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2、过年不是一天,除了除夕夜,还包括年前的准备。比如腊月二十四就要扫尘,就是对家里进行大扫除。“尘”与“陈”谐音,扫尘就是把旧的东西都清理了,晦气扫出门,迎接新年新气象。3、腊月二十六左右就要置办年货,这可是个大工程,基本上年前的年货准备都要好几次才能完成。鸡鸭鱼肉,瓜果

2024-01-17 17:10:17
陕西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陕西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陕西过年的风俗有哪些陕西过年的风俗如下:1、枣牌牌在陕西,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2、秧歌拜年春节期间,

2024-01-21 09:57:18
河南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河南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春节中的风俗习惯有条理的许昌的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节日,民间百姓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一直要热闹到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过完了。1、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之日。2、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天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3、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4、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节

2024-02-02 23:15:51
闽南过年风俗有哪些
闽南过年风俗有哪些

闽南过年风俗有哪些闽南过年风俗有筅尘日、蒸碗糕、敬天公、开正、贺正等。1、筅尘日这是年终的大扫除。人们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叶、榕树枝叶,或用稻草、甘蔗叶等扎成长长的掸子,用来清扫屋角梁上的灰尘蛛网,同时也用“桌布巾”来清洗各种农具、物品。2、蒸碗糕“筅尘”节之后,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

2024-01-21 14:20:10
雷州过年有哪些风俗?
雷州过年有哪些风俗?

雷州过年有哪些风俗?雷州过年的风俗:1、放鞭炮,这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吃完晚饭后,许多小朋友会把准备好的爆竹在门外放。2、贴春联,大年三十的早晨,一家人会早早起床,准备好窗帘和窗花贴在大门外。3、走亲戚,大年初二大家都会带上礼物或者特产到亲戚家里做客。初一拜祭岁神春节俗称“过年”,“年”古名为“岁”,古代岁首(年节)是指干支历的立春;干支纪

2024-01-22 05:43:14
过年的风俗有什么
过年的风俗有什么

过年的风俗有什么扫尘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守岁"也有着辞旧迎新,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的寓意。现在过年,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贴上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话说年兽既不怕人,也不怕火,人们为了驱赶它,就想起在火中燃烧爆竹,用竹子的爆

2024-02-11 06:25:00
安徽过年有哪些习俗
安徽过年有哪些习俗

春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1、春节的来历: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

2024-01-25 02: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