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0 21:43:01 | 起点排行榜
1—春节请祖宗(先人)
该习俗,分为家庭的和村里的。其中家庭请的祖宗,一般是同一父系家族的五代以内逝去了的“祖先”,即:父,祖父,曾祖,高祖,这个族系内的所有家庭同为“五服”内的子孙。而村里请的祖宗,则是全村同姓的“始祖”。在农历年末,甘肃农村流行在方块纸上写“本门三代宗祖”和条纸上写“故考府(妣慈)君老大(孺)人之神位”,然后贴在事先准备好的木架子——家堂主子,即神像上。以去世的父母亲这一代为例,如“故考府君赵老大人之神位”,写的是一位赵氏父亲级的神位;“故妣慈君孙老孺人之神位”,写的是一位孙氏母亲级的神位。
家庭请祖宗恭敬而肃穆。年三十早饭后,家庭的女主人就把写有逝去先人名氏的神像,在堂屋厢房挂好,摆上香炉和贡品。男主人便领着家里的男孩子到老祖坟上,鸣鞭炮、焚纸钱、跪拜,然后燃着一炷香,祷告默念后引领“祖先”回家。这个“请祖宗”的过程既严肃又专注,不能嬉闹,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穿戴大红大绿的衣物。到家以后,把那炷燃着的香插在香炉,表示已经把“祖宗”请到家。之后,每到吃饭时,女主人都要端着菜肴,到“祖宗”神像前焚香,双手合十,祈求,祷告,所有家人也都要叩拜。
2—立筷子
那时,医疗没现在这么便利,门墩儿时不时还肩负起“治病”的功效,特别是在半夜,突然肚子疼得厉害,一时半会儿没办法,母亲便找三支筷子,用水浸湿,然后合在一起,立在门墩儿上,嘴里还念念有词地祈祷一通,说来奇怪,几乎每次母亲做完这些,肚子竟然奇迹般得不疼了。直到后来上学,才明白母亲这种做法属封建迷信,是万万不可取的,肚子疼多半是跟不讲卫生有关,一般不是很严重,疼一阵子自然就好了。虽是封建迷信,却也是母亲希望子女尽快去除病痛的一种寄托。
注:本文参照新浪博客“心中一片海”的博文和陈金山撰写的《门墩儿》
大年三十是要祭祀先祖
大年三十上午,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祭祖的同时,也会到古城巷口土地庙祭祀土地神,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
按照习俗,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起点排行榜
起点排行榜(https://www.dressupstart.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过年请祖宗有什么讲究2023过年请祖宗早上请还是晚上请的相关内容。
春节可以说是一年中大家最为期待的节日,不过由于春节期间大家都会将逝去的亲人接回家中,所以2023过年请祖宗早上请还是晚上请成了大家最爱问的,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过年请祖宗怎么请。
2023过年请祖宗早上请还是晚上请
请祖宗没有头午或中午请的,都要等到太阳落山,天黑时,到坟地烧点纸,提着灯笼将祖宗请回家中过年,家里有的供家谱,有的供祖宗牌位,把祖宗请回家中,大门口有谷草把,横在门口,以防外鬼进入,供桌上有供品,香烛等祭祀有品,向祖宗跪地磕头,每天早晚上香礼拜,真到正月初五,也叫破五,照样是晚上,送祖宗回坟地,还得提着灯笼送回,这套礼仪,年复一年,如今有没有改变也不知道啦,传统的过年礼仪是很讲究的,就算迷信也流传许多年,现在想想,也是对逝者的尊敬吧!
过年请祖宗有什么讲究
古代人不论是对在世的亲人,还是故去的长辈,都有个规矩。而现在好多人不讲规矩,也可以说没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园。没有规矩,人与人之间也难以勾通,更加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正常的人还是应当有规矩。至于祭祖的时间上,各地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老人怎么办,年轻人入乡随俗就行了,只要对亲人有棵感恩的心,就是做人的根本,具体到形式上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
过年请祖宗怎么请
东北一般家到年三十这天早上就要把“家谱”在屋里的北墙挂上,下面放张供桌,然后摆上头一天做好的供菜,放上五双红筷子,放三个酒盅,等大馒头一出锅如果蒸出来的馒头又大顶上如果开花了,就说供馒头“笑”了,假如馒头做的过大时间不够里面生了,就问:生没生啊就答生了“升”的谐音。图吉利!摆完馒头把香点上,把酒倒满也点着了酒火苗越高越好。外面开始放鞭炮,从这时起就看着烧香。寓意是“香火不断”!一辈接着一辈子人丁兴旺!到了晚上六点钟太阳下山了,就去祖坟的方向到村口拿着供桌上的香放鞭炮就算把“神”接回来了,也就是把先祖都接回来过年了!一直到初二,有的家初三晚上送神放鞭炮寓意着年过完了。一切规矩都解除了!在农村只有这一天非常的隆重!家里人谁都不能说破话不吉利!所以过年也是非常重要的的节日了,其实最大的意义就是祭祖!
过年祭祀风俗有哪些祭祖先:一般设龛或香炉于厅堂,岁时节日(辞年八节)延续不断奉祀之。祭天地父母:设香炉于大门顶,每年时节、每年正月初九、每月初一、十五祭祀。祭佛祖:又称北极玄天真武上帝。民俗多以其“香火”及插其令旗于大门顶,同“天地父母”炉一起,每年时节、每月初一、十五祭祀之。1、祭祖先:一般设龛或香炉于厅堂,岁时节日(辞年八节)延续不断奉祀之。近祖忌日多另加“拜忌”,远祖久了、多了,便
过年给祖先上坟放鞭炮吗?在不少地方,上坟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放鞭炮,放鞭炮的意思是“响响亮亮、人财两旺”,寓意着“香火旺盛,后代人财两旺”,在祖先的坟墓前放鞭炮目的还有“驱除邪祟、后继有人”,所以放鞭炮实际是放给后人的看的,对已经逝去的祖先来说没有什么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图个吉利。那么放鞭炮有什么讲究呢??目前来看有以下几点要注意:第一、放鞭炮的时间。一般在压好坟头纸、供好祭品、烧完纸钱
惊蛰时节习俗插柳戴柳惊蛰时节的习俗不是插柳、戴柳。插柳是清明节的风俗,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节令恰逢春天,春光烂漫非常适合出游踏青。清明还有祭祀先人的风俗,人们扫墓,寄托哀思。清明节又称鬼节,为了防止鬼混邪气侵扰,必须驱邪。很好的驱邪的办法即是插柳于户,戴柳于首。插柳于户,插柳辟鬼的风俗在宋朝极为盛行。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清明日,家家以柳条插玉于门上,名曰“明眼”,
母亲过世第一个春节有什么讲究母亲去世后的第一年春节期间,有一些传统习俗和讲究需要遵守。首先,在三年服丧期间,家中不宜贴红色对联,也不宜穿红色衣物,因为红色通常象征着喜庆,而此时应保持哀悼的氛围。古时的居丧礼制规定,亲人去世后的三年内,家中不宜举办婚礼,同样也不应在春节期间使用红色装饰。传统上,人们认为婴儿在出生后的前三年里,主要依赖父母的照顾,因此,当父母去世后,子女应当以三年的时间为父
钟馗有什么讲究画钟馗可不是随便画的。钟馗作为镇鬼辟邪的神仙,以抓鬼除邪最为所爱。家里挂钟馗像也不是什么人家都可以挂的。有道是没有家仙引不来外鬼。请钟馗:端午节前和春节前,人们将钟馗请进家中,或将钟馗玉佩系于胸前,"赐福镇宅,唯钟馗"。"拜请钟馗,中榜得魁"。"钟馗真神显,送咱福禄寿禧安"。据考证钟馗故里为陕西省周至县终南镇终南钟馗故里庙。跳钟馗、闹钟馗:自晋代以来跳钟馗、
大年三十包饺子的讲究是什么?一、饺子的包法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二、饺子的形状饺子的形状有讲究,大多数地区习惯保持传统的弯月形。这种形状包制时,要把面皮对折后,用右手的拇
磕头的讲究有什么?1、一般是给自家人磕三个头给别人家拜年的时候就磕一个2、一般给长辈磕头,最好是爷爷奶奶辈的,且不能多磕,会折寿。磕头是手掌触地,不需要正反,头必须磕到地才能表示尊敬。一般给神佛磕头时,手是需要正反一下的,表示清白。3、一拜一叩,是成年人拜见长辈的常礼。一般是拜访、或长辈来访时,应当主动向前说:“我(自己名字或辈分、身份)给XX磕头了。”并可以说句祝福的话,而后,
夏至到来,各地在这天的习俗有何不同?夏至是24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夏至的到来也预示着三伏天也不远了,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而且在北方,夏至过后,知了就开始出没了,意味着真正的酷暑将要开始了,在我国,夏至这天不同地方有不一样的习俗各讲究,那么都是什么呢?1、夏至面,冬至吃饺子夏至就有吃面的传统,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吃面食的夏至习俗,不过区别是山东等地讲究吃凉面,有些
2024-01-19 16:17:45
2024-03-02 09:37:13
2024-03-15 09:45:47
2024-03-15 08:21:57
2024-03-13 06:18:30
2024-03-13 05: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