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9 14:02:38 | 起点排行榜
6月6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与车e估以直播形式发布了2023年5月保值率报告。报告旨在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递到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通过了解、管理、提升和应用汽车保值率,为主机厂、汽车经销商和金融公司等提供产品制定、风险把控的作用,同时为消费者买卖车提供参考。
本次报告是基于车e估独家真实数据源、Al智能数据模型、市场认知零度贴合、复杂因子专家校对、影响因子全局分析等专业依据分析得出。报告详情如下:
一、本月热点事件及最新政策分析
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意味着从2023年7月1日后,低于国六b排放标准的汽车将不能上牌。针对部分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即RDE试验)报告结果为“仅监测”等轻型汽车国六b车型,给予半年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3年12月31日。虽然国六b排放标准的实施是针对新车,非国六b二手车依旧可以交易,但“不符合国六b的车型是否能上牌”的问题,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方都有相应的标准。
早在2019年,
上海
、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就施行了国六b标准。目前深圳上牌规定显示,深圳市内登记的汽车,从国二到国六的二手车都可以正常上牌;属于珠三角区域(广州、珠海、佛山、江门、肇庆、惠州、东莞、中山8个城市)在用国五标准的汽车,可在2023年6月30日前办理转入业务,低于国五标准的不能迁入。按照这个时间规定,从2023年7月1日之后,即便是珠三角地区的二手车,迁入深圳也必须全面符合国六b标准。上海对二手车的上牌规定跟深圳大同小异,都是上海市内登记的汽车可以正常上牌,而外地迁入上海的汽车必须符合国六b标准。
上述城市对二手车上牌的限制,会对排放标准相对较低的二手车设置一定的门槛,对二手车市场造成冲击。或许在国六b全面实施后,其他地区也会效仿这些城市对二手车上牌的规定。这样一来,大部分不符合国六b排放的车型只能在本地销售,这将影响二手车交易价格。毕竟,目前大部分二手车都是由大城市流向全国各地,如果外迁必须符合国六b标准的话,那二手车的流通也会受到限制,交易价格可能会出现下降,保值率也将受到影响。
本月政策暖风频吹向新能源汽车行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提供多元化购买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户籍居民在户籍所在地县域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消费券等支持。在信贷支持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还款期限。
与此同时,国常会强调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至于全行业高度关注的新能源汽车评估问题,两部门提出,要健全新能源二手车评估体系,对新能源二手车加强检查和整修,鼓励企业面向农村地区市场提供优质新能源二手车。
地方政策方面:山东支持举办车展及鼓励开展新车促销等活动;深圳优化放宽混动指标车辆相关条件;广州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地区6月30日前购买纯电动车补贴1万;海南三亚对新能源换电车型最高补贴1万元;无锡市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成都市面向全市开启2023年成都汽车消费奖励活动,资金规模达1亿元。从以上”五花八门“促销活动可看出,各地方旨在最大限度促进汽车消费,提升汽车销量。起点排行榜
二、5月各系别汽车保值率排名
图中数据为第三年保值率
本月保值率较高的是日系及德系,分别为66.87%、63.62%。国产在保值率上继续“赶超”韩系,达57.12%。韩系方面,其保值率基本与上月持平,为55.71%。此外,在市场上受众面较小的美系与法系,两者保值率环比上月浮动不大。英系呈上升势头,保值率为47.94%。从数据上看,本月汽车市场保值率整体较稳。
三、5月各汽车级别保值率分析
图中数据为第三年保值率
各汽车级别保值率方面,除了轿车这一细分领域稍显低迷,SUV、MPV、皮卡均呈上涨势头。其中,SUV市场迹象回暖明显,本月保值率有近4%的增幅。皮卡表现也不弱,保值率从上月58.08%增至60.08%。MPV方面,保值率与上月基本持平。
四、5月各品牌轿车保值率分析
图中数据为第三年保值率
合资品牌TOP3,
飞度
以三年76.91%保值率领跑。飞度这款车在二手车市场比较“走俏”,二手车商抢着收,流通度高,使其常年能维持高保值率表现。榜单第二名是
本田
思域
,保值率达73.01%。思域的高保值率得益于新车销量长期处于行业头部位置,且很好维持了价格体系的坚挺和总保有量的高位,由此形成新车价高,二手车更保值的市场状态。排名第三的是
奔驰E级
,三年保值率为68.47%。
自主轿车前三排名与上月一致,
星瑞
、
影豹
、
领克03
分别以66.96%、64.89%、63.14%的三年保值率在同级别车型中胜出。以前我们聊运动紧凑型车,大家想到最多的是思域、
高尔夫
,但自主品牌雄起的时代,类似于影豹、领克03这些兼具抢眼外观以及参数体验上优势的车型,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当中。不过,从整体数据上看,自主品牌轿车在保值率的表现上与合资品牌仍有一定的差距。
进口品牌轿车方面,榜单前两名一致来自
保时捷
——911与
Panamera
,两者保值率环比上月有小幅上升,为95.66%、84.98%。中大型轿车
雷克萨斯ES
以75.77%的保值率位列第三名,值得一提的是,雷克萨斯ES这款车口碑可以说是两极分化,主要原因是一款B级车以进口形式销售以后,摇身一变成了中大型轿车,且经常出现加价购买的现象。不过随着雷克萨斯ES销量暴跌,后续能否维持保值率神话,让我们拭目以待。
五、5月各品牌SUV保值率分析
图中数据为第三年保值率
在中型SUV领域,
汉兰达
依旧是无可撼动的王者,三年保值率达到了78.32%,也是同级别保值率的冠军,当然这也与其在市场上的口碑有关。另外,
奔驰GLC
性能表现比较出众,外观颜值也很硬派,在二手车市场很受青睐,保值率也超过70%。本田CR-V作为本田旗下的中型SUV,虽然今年前四个月销量同比大跌40.0%,但仍然是销量最好的燃油合资SUV车型,本月保值率达到70.46%。
自主品牌在近几年的进步有目共睹,无论在技术还是设计领域,其SUV车型开始主导15万-20万这一价格区间的话语权,
坦克300
、
广汽传祺
GS8、
长安
UNI-T便是其中的代表车型,本月三者的保值率分别达78.77%、75.59%、73.38%。从数据上看,本月前三品牌保值率均比合资品牌高,自主品牌SUV完全有实力与合资品牌掰手腕。
本月进口SUV TOP3,仍是老“面孔”——
奔驰G级
、
雷克萨斯LX
、
路虎
卫士
。其中,奔驰G级三年保值率高达93.77%,真是买车等于买理财了。紧随其后的是雷克萨斯LX,保值率为87.37%。实力稍弱的路虎卫士名列第三,保值率达80.86%。
六、5月各品牌MPV保值率分析
图中数据为第三年保值率
合资MPV方面,
丰田
赛那
、本田
奥德赛
、
艾力绅
三位高保值“钉子户”占据前三位置,三年保值率依次为78.98%、68.57%和65.99%。对于众多家庭用户来说,以上车型确实是较好的选择,兼顾了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同时,车内空间的利用率也较高。
在自主品牌MPV保值率榜单中,广汽传祺M8与M6豪无悬念的包揽了前二。从2017年年底正式布局MPV到现在,广汽传祺走过将近六个年头。其中,M8常年稳居MPV销量榜前五,M6的销量表现也不错,在国内MPV市场赢得高口碑。品牌的口碑最直接的反馈就是体现在保值率上,两者保值率分别达75.23%、74.68%,这可是比本田奥德赛都要高!作为工具型代表MPV的
五菱凯捷
,本月进入前三,保值率来到68.84%。
进口品牌方面,前三排名与上月一致。
雷克萨斯LM
、丰田
埃尔法
和
威尔法
保值率环比上月微涨,分别达94.60%、83.36%、78.56%。相较于合资品牌、自主品牌MPV,进口MPV保值率优势比较明显。不过,如今消费者购买MPV,为的不只是实用,更追求舒适、高端的体验感,它的使用场景也更多地从商务转向家庭出行之中。
七、5月南方热销汽车排名
本月南方地区热销车型全部是轿车,且以德系豪华品牌为主。先看榜单前四名,
宝马5系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e估,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世界上进口战机最多的国家是谁?不是沙特,而是中国一邻居!据有关媒体报道,印度欲继续买进110架先进战机,只是对发动机的要求没再作出限制了。由于战斗机单价过于昂贵,印度想把价格压在4500万美元以内。但符合印度要求的战机都不可能是这个价格,因此在缺乏空军飞行员的同时,印度拥有战机数量也成为了它的短板。
据媒体报道,即空军飞行员不足问题以后,印度又面临战机数量的问题,印度空军目前只有32个战斗机中队,战斗机总数量远远达不到能应对印度空军目前所面对问题的水准,甚至只能对付一个大方向的问题。作为世界上进口三代机最多的国家,印度到现在战斗机还是数量不足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并且数量还不算大问题,目前最重要的反而是质量问题,中国空军的歼20战机技术太过于“强大”,虽然目前只有一个航空旅数量的歼20战机服役,但仅这些战机就能轻松将印度空军所有的战机屠杀一空了,印度空军必须保证足够的战机数量面对威胁,而对于印度空军来说,除了中国空军的各种先进战机以外,巴基斯坦的枭龙也超过了100架且拥有BVR能力,可以轻松对付印度空军的现役战斗机。
印度空军最强大的战机不过就是240架上下的苏30MKI战机,虽然这些战机的性能并不差,但比起中国的歼11B都有差距,更不用说歼16和歼20战机了,印度空军的技术上几乎处于被完全碾压的状态。而240架战机很明显是不足的,我国空军的先进战斗机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架,仅歼11A/B型战机的数量就能和印度空军的苏30MKI相比,更不用说我国空军还有超过100架的苏27/30战机以及近百架歼16战机,在重型战斗机数量超过400架的同时,我国空军还有超过500架歼10战机,虽然其中有300架上下的歼10A战机,但无论是歼10B还是歼10C数量都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而歼10B就足以和印度空军的苏30MKI过招了,更不用说更先进的歼10C战机了。
而对于印度空军来说,最痛苦的并不是中国空军作战能力强大,而是巴基斯坦,我国为巴基斯坦研发的新一代枭龙blcok3型战机已经研发完毕,这款战机拥有涡扇13E型发动机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是目前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仅从技术而言,和瑞典空军的JAS39E战机基本相当,不但制空能力强大,还拥有非常恐怖的打击能力,印度空军没有一款战机能够与之匹敌。巴基斯坦将会购买超过50架枭龙3型战机,组建4到5个枭龙3中队,在加上巴基斯坦目前的100架现货和50架以上的订单,巴基斯坦最终的枭龙数量会超过200架。
在我国出口预警机、电子战机的支持下,巴基斯坦空军能发挥出非常强大的作战能力。印度迫切寻求从俄罗斯和美国购买先进战斗机就是这个目的,此外,印度还计划从法国进口126架阵风M战斗机,订单金额超过300亿美元,而印度还计划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采购一定数量的LCA战机,虽然这款战机的生产速度还不到每年4架。印度空军目前实际上可以说到处都是漏洞,尤其是在打击能力和反舰能力上,已经被巴基斯坦远远甩在了后面,因此进口战斗机就成了唯一选择,但很明显并没有国家能卖给印度大量先进战机,这就是印度的悲哀了。
在四五年前还是有线耳机主导这个世界,当时的情况是,索尼、森海、AKG等大牌实力碾压国产耳机,不论音质,还是外形,都比国产耳机有胜出,小概率会发生国产品牌在音质上有“声价比”的胜出情况。
2016年苹果airpods问世,全球耳机形态巨变,市场洗牌,真无线耳机崛起,国产耳机市场也开始分化,一部分实力强劲(有钱)的品牌开始疯狂押宝这个产品类型,并取得相当大的成功。
目前中国市场内,从50元到1500元都有数量众多的TWS,激烈的竞争也让国产TWS变得越来越强,总体上,国产耳机相对同价位国际品牌耳机在综合水准上是胜出的。
像QCY、soundpeats泥炭、万魔、soundcore、
漫步者
、手机品牌旗下的TWS这些,真的是一个比一个猛。
所以,千元以下的洋品牌基本已没有多少相对国产TWS的优势,更多的是品牌底蕴在那支撑。
再谈下国产耳机的另一部分品牌,这些厂商往往财力相对匮乏,且发家之源都是HIFI方向(受众群体小),便仍旧延续有线耳机文化,深耕“高音质”和“高性价比”路线。如达音科、HIFIMAN、山灵、飞傲、TFZ、兴戈、水月雨、SIVGA、hzsound、KINERA、QoA这些。
这些厂商大多做过相当长时间的代工,有着丰富的产品制造经验。在设计自有品牌产品的路上,有着先天优势。
由于国外品牌在耳机形态变革后,大都转型至真无线耳机或蓝牙头戴,只留有小部分兵力做超高端有线,这顺带着也给了国产有线耳机(穷厂)发展的机会。
在大约三四年的时间内,国产有线耳机的外观设计和音质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目前仅存的一些国外品牌有线耳机,特别是入耳式的,已经很难真正意义上“胜出”我们国产。
事实上,光是三年前的TFZ S2(
闲鱼
100来块钱)都已经好过不少洋品牌500到1000元的同类。
而去年出现的Hzsound心镜更惊人,其在300元不到的价格上,就已做出了匹敌索尼千元级XBA-N3AP的解析和索尼只在万元级耳机IER-Z1R身上才做的“镜面”腔体效果。
最新的国产HIFI头戴耳机SIVGA SV021(999元)同样霸道,用封闭式头戴耳机的结构做出比开放式的飞利浦头戴耳机X2HR还猛的低音动态和中高频解析,且在实木外壳上用到
铁三角
、天龙只在数千元以上耳机才用的漆艺。为生存,国产的突破之道就是降低利润,提升产品竞争力。这个特色延续多年,但这两年似乎更加明显了。
综上,目前的现实是,除非你特别迷某个国外品牌的调音(独有音色),否则,一般来说,买同价位的国产都会有更好的音质体验。像动态、密度和透明度,这几项硬素质,国产耳机已今非昔比。
由于100到2000元洋品牌有线耳机日益匮乏,致使国产耳机进入互殴时代,以往动不动就以PK洋品牌为使命的推广状况,今天越发没有现实意义了。
同时这也造成了国产品牌的“内卷”,国产音响产品一个比一个有“声价比”和“性价比”,这让洋牌子渗入国内HIFI市场的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
最后,当你以为国产耳机也就只会在1000元内玩性价比时,像KINERA NORN(2999元)、Skuld(3599元)、freya(1599元)、nan·na(5999元)、ODIN(4999元)、Baldr(9499元)、达音科ZEN(4999元)、玥(10999元)、QoA mojito(2699元)这些又会蹦出来打你脸。
现实是目前不仅千元内的国产有线耳机在爆发,中高端到超高端机型也开始不断丰富起来。
洋品牌虽说也在这个价位段频频出新,但我推测再过几年时间,国产还是会凭借相对更猛的“声价比”占据更多
市场份额
。
比聪明,比实惠,比品质,国产是终将全面胜出的。
21世纪是中国的。它体现在方方面面,而耳机、音箱这些音频玩物,还只是冰山一角。国产的更多领域都在变革和跃进,留给洋品牌的日子已经越来越少。这是大势所趋。
这一切均因中国人无与伦比的才智和日夜不息的勤奋所致。
2024-03-31 04:55:53
2023-11-16 16:24:38
2023-10-11 19:03:11
2023-10-14 21:04:56
2023-10-26 00:04:29
2023-10-15 01: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