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5 16:59:58 | 起点排行榜
立春的传统习俗:
1、咬春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起点排行榜
2、迎春
立春时“迎春”也是一项传统习俗。旧俗立春前一日由两名艺人顶冠饰带沿街高喊:“春来了”,就是传统的“报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3、打春
“打春”,是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春牛有纸牛和泥牛之分,扮作芒神的人用红丝绸缠扎的鞭子猛抽春牛三下,即为“打春牛”,意为打走春牛的懒惰,督促人们在春回大地之际,赶紧耕种。
4、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的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5、佩燕子
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每年的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所以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
6、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绺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挂在牲口如驴、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风俗如下:
1.咬春:“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2.迎春:立春时“迎春”也是一项传统习俗。旧俗立春前一日由两名艺人顶冠饰带沿街高喊:“春来了”,就是传统的“报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3.打春:“打春”,是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春牛有纸牛和泥牛之分,扮作芒神的人用红丝绸缠扎的鞭子猛抽春牛三下,即为“打春牛”,意为打走春牛的懒惰,督促人们在春回大地之际,赶紧耕种。
起点排行榜(https://www.dressupstart.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立春有哪些习俗的相关内容。
立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在中国,立春有许多传统习俗,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习俗:
1. 迎春行事:立春之日,人们会进行一系列迎春活动,如贴春联、挂对联、贴窗花等。这些活动寓意着迎接新的一年,祈求好运和吉祥。
2. 吃春饼:立春时,人们会吃春饼,这是一种薄饼,饼皮白嫩,内馅多为蔬菜和肉类。吃春饼象征着吉祥和团圆,也是迎接春天的一种庆祝方式。
3. 踏青郊游:立春时,天气逐渐转暖,人们喜欢到郊外踏青游玩。在公园或乡村里,人们可以欣赏到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活力和生机。
4. 点燃爆竹: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立春之日点燃爆竹,以示辞旧迎新,驱逐邪气,祈求一年平安顺利。
5. 种植春花:立春时,人们会种植各种春花,如梅花、桃花、杏花等。这些花朵开放时,花香四溢,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心情。
6. 祭祖祈福:立春也是祭祖的重要时刻,人们会前往祖坟或家中祭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健康,事业顺利。
7. 穿新衣:立春时,人们喜欢穿上新衣,表示迎接新的一年。这也是传统习俗中的一种方式,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美好的希望。
总的来说,立春是一个庆祝春天到来的重要节日,人们通过各种习俗和活动,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待和祝福。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2024-01-19 16:17:45
2024-03-02 09:37:13
2024-03-15 09:45:47
2024-03-15 08:21:57
2024-03-13 06:18:30
2024-03-13 05: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