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1 05:56:10 | 起点排行榜
唱腔主要有平腔、哭灵腔、道士腔、鱼尾腔、琵琶腔、观音腔、杂花腔。唱词有“三、三、四”的十字句、“二、二、三”的七字句和“五、五、七、五”的长短句三种。
沔阳
渔鼓结合沔阳方言韵调演唱,具有节奏明快、曲调高亢的特点。唱腔结构属于曲牌联套体。曲牌的组织与其他牌子曲一类的结构形态不同,没有固定的格式,也没有固定的曲头、曲尾。
后来,经著名渔鼓艺人龚本槐发展创造,又有了新平腔、女平腔、数板、联板等20多种曲牌。
除杂花腔系由不同类型的民歌、小调组成外,其余4种唱腔多为上下句结构,具有板腔特点,偶句尾常用衬词、众人帮腔组成的甩腔。如不用甩腔连续演唱则为滚板或联板。甩腔部分带以对口或众人帮腔的形式演唱。
在“沔阳渔鼓”的五类唱腔中,可以说是调中有调、腔中有腔。如《平腔》有男平腔、女平腔、新平腔等。曲调活泼、节奏明快,善于叙事、对话和表现喜悦、急躁等多种情感。
男平腔是渔鼓中的主要唱腔,以叙事见长,旋律明快简洁、语言性强。女平腔是女角色的主要唱腔,在
皮影戏
中通常由男艺人用
假声
演唱。
丑平腔是皮影戏中丑角的唱腔,旋律风趣滑稽,甩腔别致,具有鲜明的喜剧风格。
悲腔为表现不同人物悲痛、忧郁、伤感、凄凉的唱腔,有男悲腔、女悲腔、丑悲腔、男哭灵、女哭灵等。依行当也有多种唱法,女悲腔细腻婉转、男悲腔高亢朴素、丑悲腔诙谐风趣。
男悲腔、女悲腔通常是成年男女角色的悲调,男哭灵、女哭灵则是未婚少男少女角色的哭腔,词格为七字句、十字句、五七句3种。
“鱼尾腔”分单鱼尾和双鱼尾,此腔一般在戏的开场和结尾处运用,旋律开朗向上,迂回刚美、喜庆、祝福的特点。
“单鱼尾”两句一甩腔,“双鱼尾”一句一甩腔,词格是七字句,为徵调式调性。其曲调由于切分节奏和
附点音符
的生动运用,倚音的巧妙装点,显得明快秀美、轻巧流畅,有喜腔之称。
“琵琶腔”有单琵琶调和双琵琶调,词格有七字句、十字句和五五七五句。琵琶调的说唱性较强,其曲调的叙述部分有吟诵特点,而甩腔则奇峰突起,跌宕起伏,多用以表达激越的情绪。
特色在腔尾上,其甩腔高低“杂花腔”是观音腔、欢乐调、小调的总称。多为沔阳民歌小调、俚歌俗曲嬗变而来的单曲体。有皮影戏的花腔、聊子、倒板、杂花调,有神仙道士的观音腔、道士腔、还魂腔等。曲词大都具有朴素,粗犷的气质,与上述四类唱腔都有致,跌宕起伏,诙谐夸张。在皮影戏中是丑角的哭腔,后来在渔鼓演唱中被改编成热烈欢快的喜调。
不相同,是渔鼓腔的辅助唱腔。
沔阳皮影分文学创作及口头文学创作两种。沔阳渔鼓皮影演唱剧目多达300多种。这些剧目大都是只有剧目的条文。表演时全靠艺人根据历史故事或剧情即兴发挥,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
筒子腔皮影四句即换韵,歌腔则要求一段情节,而且文学性较强,故
江汉平原
皮影艺人有“口头才子”之美誉。行话分天文、地理、人物、动植物、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戏曲等。
1、定音不同:
二胡的里外弦定音分别是D,A ,京胡根据曲目定弦。
2、材料不同:
通常二胡使用蟒皮,京胡用蛇皮。
琴筒材料,京胡琴筒用竹木,二胡,高胡用松木檀木红木乌木等等。
3、音色不同:起点排行榜
二胡音色最柔和,可演奏的曲目由南到北都有。京胡音色尖利,多用如京剧曲目伴奏或牌子曲演奏。
扩展资料
二胡: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京胡:
京胡是由琴担子、琴筒、蛇皮、琴弓等多种配件构成。制作好的胡琴,什么调门选用什么材料、什么尺寸都很讲究。琴担子要瓷实、饱满、花纹要美观,通常用紫竹。紫竹分“白紫竹”、“黄花竹”、“一线天”、“黑老虎”、“黄老虎”。花竹分“蛤蟆花”、“芝麻粒花”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二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京胡
曲类说唱的是四川清音。四川清音用
四川方言
演唱。曲调丰富,唱腔优美,有八个
大调
、一百余支小调,唱段两百多支。四川清音的伴奏乐器为琵琶、竹鼓、檀板等。
早期表演时由女演员一人坐着独唱,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代表作品有
《昭君出塞》
、《尼姑下山》等。
扩展资料:
四川吸声源很广,吸收的对象也很多。例如,在音乐书籍和音乐。古往今来,他吸收了许多地方戏剧(主要是
川剧
)、曲艺以及古今南北的各种民歌等。
由于受当地文化习俗的影响,不仅演唱风格(旋律、发音等)发生了变化,称谓也发生了变化。
除一些省区仍称“清音”外,则出现了“调子”“小调”“曲子”、“小唱”以及按伴奏乐器而称“唱琵琶”“唱月琴”(或直呼为“琵琶”“月琴”),或按艺人组合形式而叫做“唱海湖"、“海湖班”等称谓。这些名称在它传人四川时统统带入,形成了四川曲艺曲种中唯“清音”有多种名称的现象。
2024-03-31 04:55:53
2023-11-16 16:24:38
2023-10-26 00:04:11
2023-10-11 19:03:11
2023-10-14 21:04:56
2023-10-15 01: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