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 > 正文

防冻剂有哪些分类?其组成成分是什么?

2024-03-15 20:17:21 | 起点排行榜

起点排行榜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防冻剂有哪些分类?其组成成分是什么?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防冻剂有哪些分类?其组成成分是什么?

防冻剂有哪些分类?其组成成分是什么?

防冻剂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以及在低温下防止物料中水分结冰的物质。保证负温下混凝土的正常施工,降低混凝土拌和物中的冰点。可以与

减水剂

、引气剂等复合防冻,效果更好。用于各种混凝土工程,在寒冷季节施工时使用。使混凝土在0℃到-15℃的负温环境中正常水化;降低冰点,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防冻剂可其成份可分为

强电解质

无机盐类(氯盐类、氯盐阻锈类、无氯盐类)、水溶性有机化合物类、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盐复合类、复合型防冻剂。分冰点降低型和表面活性剂型两类。降低冰点的有低碳醇类、二元醇及酰胺类等。表面活性剂型能使物料在表面形成

疏水性

吸收膜,如酸性磷酸酯胺盐、烷基胺、脂肪酸酰胺、有机酸酯、烷基丁二酰亚胺等。如在混凝土中为掺入冬季施工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足够防冻强度。起点排行榜

可制成粉状或液体。用以防止混凝土在冬季负温下施工产生的冻涨破坏。保证负温下混凝土的正常施工。其主要成分为

亚硝酸钠

、碳酸盐、

氯化钙

、亚硝酸钙、尿素、

乙二醇

等。它们可以降低混凝土拌和物中的冰点。也可以与减水剂、引气剂等复合防冻,效果更好。防冻组分可改变混凝土液相浓度,降低冰点,保证混凝土在负温下有液相存在,使水泥仍能继续水化。减水组分可减少混凝土拌合用水量,从而减少了混凝土中的成冰量,并使冰晶粒度细小且均匀分散,减小对混凝土的破坏应力。引气组分是引入一定量的微小封闭气泡,减缓冻胀应力。早强组分是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增强混凝土抵抗冰冻的破坏能力。

亚硝酸盐

一类的阻锈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氯盐对钢筋的锈蚀作用,同时兼具防冻与早强作用。

防冻剂有哪些分类?其组成成分是什么?

混凝土外加剂有哪些种类,分别有什么作用?

混凝土

外加剂

是指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的性能而掺加的物质。起初,

混凝土外加剂

仅仅是为了节约

水泥

,而随着混凝土外加剂种类的不断增多,其更多地用于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使得建筑施工进度加快,施工过程更加方便。不同的外加剂品种也有不同的作用。那么,混凝土外加剂有哪些呢?

推荐阅读:

C20混凝土配合比及价格

混凝土外加剂有哪些?

混凝土外加剂按主要功能分为四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

着色剂

、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普通减水剂: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

早强剂: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

缓凝剂: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

引气剂: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

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拌合用水量。

早强减水剂:兼有早强和减水功能。

缓凝减水剂:有缓凝和减水功能。

引气减水剂:有引气和减水功能。

防止剂:降低混凝土在静水压力下的透水性。

阻锈剂:抑制或减轻混凝土中钢筋或其它预埋金属锈蚀。

加气剂: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因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体,而使混凝土中形成大量气孔。

膨胀剂:使混凝土产生一定体积膨胀。

防冻剂: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足够防冻,强度。

着色剂:制备具有稳定色彩混凝土。

速凝剂: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

泵送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泵送性能的。

在规定用量内,外加剂基本上副作用很小。

混凝土外加剂厂家

一、年度用户推荐中国混凝土外加剂优秀品牌企业

辽宁科隆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省混凝土外加剂厂

北京市新世纪东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马鞍山中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天津市飞龙砼外加剂有限公司

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

( 1 )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或者不增加用水量就能增加混凝土的流动度。

( 2 )可以调整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 3 )减少泌水和离析.改善和易性和抗水淘洗性。

( 4 )可以减少坍落度损失.增加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

( 5 )可以减少收缩.加入膨胀剂还可以补偿收缩。

( 6 )延缓混凝土初期水化热.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速度,减少裂缝发生。

( 7 )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防止负温下冻结。

( 8 )提高强度,增加抗冻性、抗渗性、抗磨性、耐腐蚀性。

( 9 )控制碱一骨料反应.阻止钢筋锈蚀,减少氯离子扩散。

( 10 )制成其他特殊性能的混凝土。

(11)降低混凝土粘度系数等。

混凝土外加剂价格表:

污染

在建筑施工中为了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和冬季施工防冻,在混凝土中加入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含尿素与氨水的混凝土防冻剂等外加剂,这类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大量增加。特别是夏季气温较高,氨从墙体中释放速度较快,造成室内空气氨浓度严重超标。

氨气的溶解度极高,所以常被吸附在皮肤黏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氨气可麻痹呼吸道的纤毛和损害黏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会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胸闷、呼气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当然,

混凝土外加剂

在给人们施工带来方便的同时,某些

混凝土外加剂

的使用也会给

室内环境

造成污染。在混凝土中加入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含尿素与氨水的混凝土防冻剂等外加剂就会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大量增加,从而成为一大

装修

污染源。这也是业主们在使用混凝土外加剂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

防冻剂有哪些分类?其组成成分是什么?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规定冬期建筑混凝土应满足哪些要求

混凝土冬季施工规范

1 混凝土冬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1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

平均值

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施工应符合本节有关规定。

1.2冬季施工期间,当用硅酸盐水泥或

普通硅酸盐水泥

配制混凝土、且其

抗压强度

达到设计强度的30%前;或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且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前,均不得受冻。C15及以下的混凝土,当其抗压强度达到5MPa前,也不得受冻。

浸水冻溶条件下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

1.3进入冬季施工前,应预先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根据年度计划和

施工组织设计

,确定冬季施工的工程项目。对于大跨度拱桥、

高架桥

、隧道洞口附近及零小分散工程,不宜安排在冬季施工。

2)收集工地气象台(站)历年气象资料,设置工地气象观测点,建立观测制度,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

3)落实有关工程材料、防寒物资、能源和机具设备。

4)编制冬季

施工方案

及技术措施,对有关人员进行

技术交底

或培训。

2 冬季施工应根据工程类别、气象资料、材料来源和工期等要求,通过热工计算及经济分析,选择下列两类施工方法:

2.1在养护期间不需要对混凝土加热的蓄热法、掺外加剂法、负温早强混凝土法和综合法。

2.2在养护期间需利用外部热源对混凝土加热的暖棚法、蒸气加热法、电热法和热热综合法。

3 冬季钢筋加工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有关的规定。

(冬季电弧焊接时,应有防风、防雪及保温措施,并应选用韧性较好的焊条。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

4 冬季混凝土的配制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4.1宜选用较小的水灰和较小的

塌落度

。当混凝土掺用防冻剂时,其试配强度应较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

4.2水及骨料应按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确定满足混凝土浇注需要的加热温度。

首先应将水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但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拌匀后再投入水泥。

当加热水尚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

片石混凝土

掺用的片石可预热。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宜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预热。

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塌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重新调整拌和料的加热温度。

混凝土搅拌时间宜较常温施工延长50%。

4.3骨料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4.4拌制设备宜设在气温不低于10℃的厂房或暖棚内。拌制混凝土前及停止拌制后,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鼓筒。

4.5混凝土的运输容器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有保温设施。运输时间应缩短,并减少中间倒运。

5 冬季混凝土的浇注应符合下列规定:

5.1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和污渍。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应将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和金属

预埋件

加热至正温。

5.2新、旧混凝土

施工缝

的清理工作应符合本规范第5.11节的有关规定。

当旧混凝土面外露钢筋(预埋件)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应对距离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旧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预埋件),进行防寒保温。

当混凝土不需要加热养护时,混凝土和地基接触面的温度不得低于2℃。

当浇注负温早强混凝土时,对于用冻结法开挖的地基,或在冻结线以上且气温低于-5℃的地基应做隔热层。

5.3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并分层连续浇注,分层厚度不得小于500px。

[1][2]

5.4采用加热养护的整体结构,当混凝土的养护温度高于40℃时,应预先安排混凝土的浇注顺序和施工缝的位置。

5.5喷射混凝土作业区的环境气温和进入喷射机的材料温度不应低于5℃。已喷射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5MPa前不得受冻。

5.6

预应力混凝土

的孔道灌浆应在正温下进行,其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受冻。

6 冬季混凝土的养护与拆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开始养护时的温度应按施工方案通过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低于5℃,细薄截面结构不宜低于10℃。

2 当室外最低温度高于-15℃时,地下工程或表面系数(冷却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不大于15m-1的工程应优先采用蓄热法养护,并符合下列规定:

1)所采用的保温措施应使混凝土的温度下降到0 ℃以前达到本规范8.1.1条规定的强度。

2)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立即防寒保温。保温材料应按施工方案设置,并保持干燥。结构的边棱隅角应按加强覆盖保温,迎风面应采取防风措施。

3)位于基坑中的混凝土,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可待顶面混凝土初凝后,采用放水淹没的方法养护;但当基坑地下水位超出混凝土顶面的高度小于冰层厚度时,不得放水养护。

3 当用蓄热法养护不能达到要求时,可采用外部热源加热法养护,养护制度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整体浇注表面系数等于或大于6m-1的结构,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5℃/h;小于6m-1的结构,不得大于10℃/h。

2)用蒸气加热法养护的混凝土,当采用快硬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养护温度不得高于60℃。

3)采用电热法养护的混凝土,当结构的表面系数小于15m-1 时,养护温度不宜高于40℃;大于15 m-1 时,养护温度不宜高于35℃。

4)恒温养护结束后,表面系数等于或大于6 m-1的结构,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0℃/h;小于6 m-1的结构,不得大于5℃/h。

4 当采用电热法养护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有混凝土外露面覆盖后,方可通电加热。

2)必须采用交流电源,电极的布置应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均匀。当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应停止通电加热。

3)工作电压宜采用50~110V。当每立方米混凝土内钢筋用量不大于50kg时,也可采用120~220V,严禁采用电压大于380V的电源。

4)养护过程中应观察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当表面开始干燥时,应暂停通电,并以温水湿润混凝土表面。

5)掺用

减水剂

的混凝土,应经试验确认电热法养护对其强度无影响后,方可采用。

5 当采用暖棚法养护混凝土时,棚内底部温度不得低于5℃,且混凝土表面应保持湿润;采用燃煤加热时,应将烟气排出棚外。

6 当混凝土掺用防冻剂时,其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外露表面应覆盖,在负温条件下不得浇水。

2)混凝土初期养护的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规定的温度;当达不到规定的温度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3)当混凝土温度低于防冻剂的温度时,其强度不应小于3.5MPa

希望能够帮到您!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防冻剂有哪些分类?其组成成分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防冻剂有哪些分类?其组成成分是什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