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

安徽铜陵有什么特产

2024-03-12 14:09:54 | 起点排行榜

起点排行榜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安徽铜陵有什么特产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安徽铜陵有什么特产

说说家乡的习俗15字

家乡的习俗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铜陵市,那儿的习俗可多了,就先说说春节和清明节的习俗吧。

春节早上,要先洗澡,洗完澡后全身换上新衣服。快到中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烧年夜饭。不一会儿就散发出了,浓浓的香味。一会儿我们全家老少团团圆圆就座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年夜饭,非常热闹,开心。吃完年夜饭,可以去外面玩一会儿。到了晚上就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一个通宵了,我们这儿叫守岁。也就是所谓的过年了,也叫春节。

每当清明节到来时,我们都会烧宣纸和冥币来思念已经去世的人,这时我还会想起一首古诗,它的名字叫《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的家乡习俗还是挺有趣的吧

安徽铜陵有什么特产

安徽铜陵有什么特产

安徽特产有:无为板鸭、铜陵酥糖、胡玉美蚕豆酱、黄山烧饼、长丰草莓、墨子酥、采石矶茶干、怀远石榴等。

无为板鸭起点排行榜

无为板鸭也称为无为熏鸭,始创于清朝年间。成品鸭金黄油亮,皮脂厚润,兼具北京烤鸭的芳香和南京板鸭的鲜嫩。

铜陵酥糖

铜陵酥糖又称顺安酥糖,是铜陵地区的传统风味名点之一。成块不散,入口即融化,别的地方产的酥糖是做不到这样的。

胡玉美蚕豆酱

胡玉美蚕豆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既可作家常佐餐、宴席素菜,又便于旅途携用,因而广受好评,历久不衰。

黄山烧饼

黄山烧饼层多而薄,容易存放。由于烘烤时间长,饼中水分大多蒸发,利于贮存,一旦受潮,烘烤后依然酥香如故。

长丰草莓

长丰草莓的产地位于安徽长丰,果实色泽鲜艳,体大而多汁,热销于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大中型城市。

墨子酥

墨子酥起源于清末,因成品形如古墨而得名。具有润肺补肾利肝等功效,老少皆宜。

采石矶茶干

采石矶茶干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其色泽暗红、细嚼韧性强、对折不裂缝,撕开有裂纹等特点。

怀远石榴

怀远石榴栽培历史悠久,其色彩艳丽,果形端正,籽粒晶莹剔透,风味佳美,赢得了中外人士的好评。

安徽铜陵有什么特产

铜陵当地有哪些风俗传说?

起点排行榜(https://www.dressupstart.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铜陵当地有哪些风俗传说?的相关内容。

1.

铜陵县

顺安三月三庙会

传说:唐朝末年,天下大乱,顺安一带的贫民百姓遭战火洗劫,惨死无数,所剩无寥寥。幸存者便盖起一座神庙,定期祭祀,求神灵保护,祭祀日就定在三月初三。此后每年三月初三,周围的百姓都赶来烧香祭神,祈求世道安宁,风调雨顺,日久便形成了一种乡俗,来的人也一年比一年增多。一些商人小贩也赶来摆摊设点,做些生意。农民们也带来粮食土产,调剂余缺,互通有无。庙会便逐渐同商贸活动联系起来。

2.妹妹出嫁哥哥背

这一婚俗,至今在铜陵地区还广泛地延袭着。在新娘出嫁的前几天,新娘的父母就已安排好了背妹妹上花轿的哥哥。一般由新娘的亲哥哥担任,没有亲哥哥的则由堂哥哥担任,没有堂哥哥的则由表哥哥代替。而这些哥哥中则以大哥为最,大哥不在由二哥替代,以次类推。

妹妹出嫁的这一天,背妹妹的哥哥也要梳洗打扮一番,待新郎家迎亲的队伍来了之后,新娘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块6尺长的红绸布(现在演化成一床大红绸被面)往哥哥的肩上一搭,并递给哥哥一个红纸包,红纸包内一般包有20块钱,然后由新郎扶着新娘趴在哥哥的背上,由哥哥背着妹妹送上迎亲的花轿(或轿车)上。新娘上了花轿以后,迎亲的队伍便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上路了,而那块大红绸布(或红绸被面),还有那个红纸包则是妹妹送给哥哥的答谢礼品了。

说明父母亲对女儿婚事的慎重,也显示了兄妹之间的亲密和友爱,还有离别的难舍之情。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新娘出嫁时脚不能沾有娘家的泥土,否则便不吉利。

3.正月十五“送年”

清朝时期,铜陵地区有个正月十五送年的习俗,颇为热闹,至今还在少数农村流行着。

正月里是新年,可这新年也是有“头”有“尾”的,一般地说来,腊月三十的晚上(即除夕夜)算是新年的“头”,那么正月十五就是新年的“尾”了。既然这个新年是在除夕的那天晚上燃放鞭炮把它迎来的;那么,这个年过完了,也得举行个仪式把它送走。这个仪式就是正月十五的那天的一场燃放鞭炮的活动。奇怪的是这一天燃放鞭炮,既不是在清晨,也不是在夜晚,而是在下午的两三点钟的时候进行。

送年活动,是以村子为单位。正月十五吃过午饭之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送年了。几乎每家每户都将一串长长的鞭炮挂在家门口,有的挂在屋沿上,有的拴在树杈上,有的挂在门口凉衣物的绳子上,还有的人家用一根长长的竹杆拴着,让小孩子们高高地举着,这个时候,只要有哪家带个头,点响了自家的鞭炮,顿时,整个村子里的鞭炮便会一下子全都响了起来。可以说家家放、户户放,一户都不冇,把家里所有的鞭炮全部都放光,反正这个年已经过完了,明年过年,明年再买。

送年的鞭炮响过之后,大家见面时互相鞠躬致意,握手寒喧几句,说上一些吉利的话,不外乎是恭喜发财、万事如意、步步高升、合家平安一类的话语。

4. 抓周

抓周这一习俗既有浓郁的喜庆色彩,又带有较重的迷信成份。这和“算命”、“占卜”等迷信活动差不多。想通过“抓周”这一活动来预测未来和前途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大家还都这么做,为的不是迷信而是喜庆,宝宝长到一周岁一般的都会走路了,会说几句简单的话了,宝宝的父母,爷爷奶奶及全家人都非常高兴,通过抓周这一活动,全家人聚集在一起,逗小宝宝乐一乐,笑一笑,增加喜庆的气氛。

抓周这一天,除了给宝宝购买新衣服、新玩具外,还要给宝宝照相做纪念(宝宝周岁照),有条件的人家还有给宝宝摄像,带宝宝到公园里去玩耍,最后全家人在一起聚餐,共祝宝宝一周岁生日。

5. 抹 红

传说过去一大户人家的小姐出嫁时,天还没有亮,迎亲的队伍就来到了门前。由于一路风尘,迎亲的人们个个都是尘土满面,汗流浃背,小姐家的人赶快就端来了水盆给来人洗脸。在慌忙之中,不知是谁把那个盛满了

梁红

的水盆端给了来人。因为当时天还没有亮,谁也没有看清楚这是一盆什么颜色的水,都争着洗了起来,不用说,人人都变成了“红脸关公”。天亮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人只有两只耳朵没被染红,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家正欲打水重洗,这时小姐的父亲从屋内走了出来,双手作揖,笑呵呵地对大家说道:“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人人都红光满面,精神焕发,象征着大吉大利,大家今后一定都能走运发财,有何不好?还有两只耳朵没被染红,我看就干脆一起都染红了吧!”在这种情况下,这位老先生如此这般一说,他家的佣人们便一轰而上,双手沾满盆内的红水,一起朝迎亲的人的耳朵上抹去,有的人干脆连胫脖子都一起给染红了。这件事很有风趣,又有热闹喜庆的气氛,后来在铜陵地区就迅速地流传开了。

以上就是起点排行榜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安徽铜陵有什么特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起点排行榜:www.dressupstart.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安徽铜陵有什么特产”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