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5 00:10:21 | 起点排行榜
四川扫扬尘习俗。
腊月23过完小年后,就可以扫扬尘了,说是23这天,灶王菩萨上天汇报一年工作,所以23之前的痕迹不能扫掉,腊月24这天就可以打扫了,在四川民间的说法是,扫除一切不干不净的东西,也蕴意扫走霉运,病痛等等不好的。起点排行榜
四川走人户习俗:
四川过年,初一至初三白天需“走人户”(串门),一般是看望年长、辈份高的亲戚,要带上鸡、蛋、面条、酒、叶子烟(烟叶)等这样的礼品。
媳妇、姑爷回娘家,在农村比较远的还要住几天。
1、走人户:走人户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届时,通常要带上猪蹄、好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2、春倌说春:是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
3、坝坝宴:又称为流水席、九大碗、九个碗等,是四川地区传统特色菜肴之一,其特色注重的是蒸菜,原意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分别为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同时,“斗”在四川方言里,意指大的容器,用九斗碗来称此场面,也是赞其菜多量足的含义。
起点排行榜(https://www.dressupstart.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四川民间有什么习俗?的相关内容。
1、走人户是四川民间的一种社会习俗,普遍存在于四川各地。当地人在遇到节日、婚嫁、搬家等重要场合时,会拜访亲戚朋友,这一行为被称为“走人户”。拜访时,人们通常会带上猪肉、名酒以及自己平时舍不得使用的高级礼物,穿上漂亮的衣服,以表达对主人的尊重和祝福。作为回报,主人家会宰杀牲畜、准备美酒佳肴,热情地款待客人。
2、元宵对骂是四川开县温泉镇特有的风俗。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镇上东西两岸的居民会聚集在一起,进行一种名为“翻老底子”的对骂活动。参与者会带着灯笼和火炉,来到各自的山坡上,设立祭坛,点燃香烛,供奉茶、烟和糖。他们会推选出善于对骂、能言善辩、声音洪亮的人担任骂战的主角,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彼此之间的竞争和对抗。
3、姑爷节,即正月初二,是四川传统的节日,女婿们会纷纷前往岳父岳母家拜年。四川潮汕地区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食日昼”,意味着吃午饭。女婿和女儿通常需要在晚饭前回到自己家中。对于一些路途遥远的地区,女婿可能会留下来吃晚饭。
4、缩尔彝棚盯族是四川彝族的一种交际习俗,意为解除回避。如果媳妇未能遵守与长辈的回避规定,被视为失礼。一旦发生失礼的情况,媳妇需要在当晚举行一个仪式,以解除回避。仪式中,媳妇会带上酒前往长辈家中,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向长辈敬酒,并声明自己的失礼并非有意,以寻求谅解。同时,她会公开宣布回避的解除,从此双方不再需要回避。
5、春倌说春是四川汉族的传统习俗,通常在春节前后进行。过去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穿官服,手持木制春牛和春棒。而现在的春倌则穿着普通人的服装,背着放牛鞭子。他们走遍各地,挨家挨户地演唱吉祥的歌曲。演唱结束后,他们会送给主人一张印有春牛图案的红纸,作为祝福的象征。春倌说春结束后,主人会给他们一些钱币作为报酬。
来源:百度百科——四川民间习俗
来源:人民网——一方一俗 四川盆地一些地方独特的春节习俗
2024-01-19 16:17:45
2024-03-02 09:37:13
2024-03-15 09:45:47
2024-03-15 08:21:57
2024-03-13 06:18:30
2024-03-13 05:24:41